河川小常識篇
< 第一章 > 水質保護小常識
為什麼會有五彩的河水?
因為廢水排放進入河川中,導致河水變色,使得河川水質受到污染。因此要定期河川監測,加強污染源排放管制,使得工廠不再排放廢水。
看到河流、湖泊及池塘的顏色呈現墨綠代表甚麼意思?
水中含有太多營養鹽(例如:磷....),使得水中藻類快速繁殖。太多水藻在水中繁殖,會使其他生物無法在水中生存。希望大家能改變生活習慣,使用無磷的清潔劑。
為什麼會看到河流有發亮的油影呢?
因為不法的工廠將油污傾倒到河中,導致侵害河川,危害水中生物。
為什麼河川會變黑、變臭、聞起來像是臭雞蛋的味道?
因為家庭污水及工業廢水中的污染物質,流入河川產生生化反應,反應過程會消耗水中溶氧造成溶氧變少,並會產生甲烷、硫化物、氮化物等物質,使河川發黑變臭。
為什麼水庫水中長出藻類,而且有怪怪的味道
因為家庭使用含磷的洗潔精,當排到下水道時,這些有機物質會進入水庫中,造成優養化的現象。
河川汙染程度分類指標為何?
目前環保署評估河川水質之綜合性指標為河川污染分類指標(River Pollution Index),簡稱RPI,RPI係以BOD、DO、NH3-N及SS四項水質參數之濃度值來計算其RPI值。RPI在2.0以下是未(稍)受污染,2.0~3.0是輕度污染,3.1~6.0是中度污染,6.0以上為嚴重污染。RPI指標之計算及比對基準可至環保署網站查詢。
甚麼叫做「優養化」?
在自然界中,氮及磷是稀有的成分,為植物成長中的一種限制因素。當含磷酸鹽物排放到湖水中時,水草、藻類獲得大量養分因此增生,藻類大量繁殖後,因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造成水體溶氧量晝夜變化差異大,於夜間常致使溶氧量太低,呈缺氧狀態,造成魚類等水中生物無法生存,因而死亡,水體也產生惡臭,這就是「優養化」的現象。
「優養化」又稱為富營養化,水體優養化依其營養鹽的來源可概分為2大類:
(一)天然性優養化(Natural Eutrophication):
湖泊於自然生態系中,由於自然營養鹽之沈降與累積,造成湖泊水質逐漸優養化,換句話說,該湖泊正在逐漸老化中,是水域自然生態系必然的演替過程。(二)人為性優養化(Artificial Eutrophication):
湖泊或水庫由於集水區或水體上之人為活動增加,如:蔬果栽種、遊憩活動等,將大量營養鹽帶入湖泊或水庫中,導致水體中浮游動植物大量繁殖,造成水體生態系急遽之變化,使得水質嚴重惡化。通常此種變化情形極快,往往只在短短數年時間內即可形成。
水體優養化將造成藻類大量繁殖,一般而言,影響藻類生長之主要因素有營養鹽、日照、氣候、滯留時間等,其中最重要者為營養鹽。隨著人們增加農藥、肥料、大量廢水與洗衣粉的使用,造成人為加速優養化現象。由於農藥、肥料、廢水與洗衣粉中,含有豐富的硝酸鹽與磷酸鹽;硝酸鹽經分解後可成為植物所需養分,而磷酸鹽可以增進去污功效,也可以增加泡沫。優養化現象(資料來源:溯溪話廊-痞客邦)
- 有哪些常見水質汙染指標(參數)?依性質大致可分為物理性、化學性及生物性3類:
(一)物理性指標包括水溫、外觀、臭味、色度、濁度。
(二)化學性指標包括pH值、酸度、鹼度、氯鹽、固體、化學需氧量(COD)、生化需氧量(BOD)、溶氧(DO)、氮、磷、硫化合物、重金屬、放射性物貿、清潔劑。
(三)生物性指標包括大腸菌類、細菌總數、水生物、優養生物等。
溶氧(Dissolved oxygen、DO),係指溶解於水中的氧量,為評估水體品質的重要指標項目之一。水中溶氧可能來自大氣溶解、自然或人為曝氣及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等,水若受到有機物質污染,則水中微生物在分解有機物時會消耗水中的溶氧,而造成水中溶氧降低甚至呈缺氧狀態。
氨氮(Ammonia nitrogen、NH3-N),含氮有機物主要來自動物排泄物及動植物屍體之分解,分解時先形成胺基酸,再依氨氮、亞硝酸鹽氮及硝酸鹽氮程序而漸次穩定。因此當水體中存在氨氮可表示該水體受污染時間較短。
懸浮固體(Suspended solids、SS),係指水中會因攪動或流動而呈懸浮狀態之有機或無機性顆粒,這些顆粒一般包含膠懸物、分散物及膠羽。懸浮固體會阻礙光在水中的穿透,其對水中生物影響與濁度相類似;懸浮固體若沉積於河床,則會阻礙水流,若沈積於水庫庫區,則可能減少水庫的蓄水空間。
化學需氧量(Chemical oxygen demand、COD),一般用於表示水中可被化學氧化之有機物含量。化學需氧量係應用重鉻酸鉀為氧化劑,在強酸情況下加熱,將水中有機物氧化為二氧化碳及水,則所消耗之重鉻酸鉀換算成相當之氧量就是化學需氧量。一般工業廢水或含生物不易分解物質之廢水,常以化學需氧量表示其污染程度。
生化需氧量(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、BOD5),係指水中易受微生物分解的有機物質,在某特定時間及溫度下,被微生物的分解氧化作用所消耗的氧量。一般所稱的生化需氧量係以20℃培養5日後所測得的結果,記做BOD5。生化需氧量可表示水中生物可分解的有機物含量,間接也表示了水體受有機物污染的程度。河川及海洋等地面水體依照其水質,有哪些分類?
依據「地面水體分類及水質標準」,陸域地面水體(即河川、湖泊等)分類分為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五類,其適用性質如下:
(一)甲類:適用於一級公共用水、游泳、乙類、丙類、丁類及戊類。
(二)乙類:適用於二級公共用水、一級水產用水、丙類、丁類及戊類。
(三)丙類:適用於三級公共用水、二級水產用水、一級工業用水、丁類及戊類。
(四)丁類:適用於灌溉用水、二級工業用水及環境保育。
(五)戊類:適用環境保育。
海域地面水體(即海洋)分類分為甲、乙、丙三類,其適用性質如下:
(一)甲類:適用於一級水產用水、游泳、乙類及丙類。
(二)乙類:適用於二級水產用水、二級工業用水及環境保育。
(三)丙類:適用環境保育。
註:各類水體之水質標準,可逕自查閱「地面水體分類及水質標準」。(資料來源:http://thugo.thu.edu.tw/chinese/06_environment/06_2detail.php?eid=1、宜蘭縣政府工務處
< 第二章 > 水汙染
水污染是指水因物質、生物或能量之介入,而變更品質,致影響其正常用途或危害國民健康及生活環境
人類對水的污染方式(資料來源:水污染-Wikiwand
改變生活洗滌習慣減輕水污染(資料來源:水環境研究中心-水資源教育)
就水污染而言,根據污染源之位置變動特性與進入承受水體之方式,可將污染源分為點源污染與非點源污染兩類:
(一)點源污染
污染產生與排放位置不變,或為定期或持續性排放之污染源所產生之污染行為,即稱之為點源污染。
(二)非點源污染
非點源指污染起源是由人類的活動所產生,發生的地點零散或發生的面積廣大,或污染物以分散的形態進入水體,因而造成水體水質惡化者。簡言之,不屬於點源污染者均可被視為是非點源污染。例如:都市逕流與農業逕流,因流經過程中夾帶各種有機或重金屬污染物,而成為目前主要的非點源污染管理對象。
一般來說,水污染的來源,有以下幾項:
(一)天然污染:天空下雨時,將地面的污物帶入地表或地下水體形成污染。
(二)農業污染:臺灣農業普遍使用化學肥料,這些肥料若未被植物吸收而流入水中,便會導致水體優養化,進而污染河川。
(三)垃圾滲出水污染:當垃圾直接傾入水體中或在陸地上被雨水沖刷進入水中,會污染地表水,垃圾堆滲出的水則污染地下水。
(四)城市污水污染:城市污水含有糞便、油脂、廚餘、清潔劑...等,內含大量病菌及有機毒物。(五)畜牧廢水污染:主要來源為養豬場。
圖片
人類對水的污染方式(資料來源:水污染-Wikiwand
(六)工業廢水污染:包括冷卻水、產品用水、清潔用水及一般污水。
(七)礦業污染:在選礦時會用水加以沖洗,此種沖洗水含有大量泥沙及溶解性毒物,會對水質造成嚴重的重金屬污染。
(八)酸雨:由於人類大量使用煤、石油等化石燃料,在大氣中經過化學反應,形成化學物質,降至地面則成為酸雨。
人們因為乾淨的水資源而使生活更方便,卻常因生活而製造污水,唯有讓處理過的水流回大自然,我們才能重享安全潔淨的生活用水。
培養良好的洗滌習慣,可以減少廢水的污染量。例如:洗澡盡量選擇淋浴,以節省用水,沐浴時不使用太多的肥皂,碗盤不用過量的洗潔劑…等,均有助於水污染量的減少。此外,家庭污水應先經過處理後,才排入水溝或經過社區污水處理場截流處理,再排入河川,則可減輕水污染情形。< 第三章 > 河川汙染量削減
河川的污染來源包括天然以及人為等兩種,天然污染源係指暴雨逕流沖刷屋頂、街道、坡地、溝渠等所帶下的污泥或有機質;而人為污染源則來自人們各種活動及開發所產生者,主要可分為生活污水(包括洗衣水、廚房用水、衛浴用水等)、事業廢水(產品製作過程所產生的廢水)及畜牧廢水(豬、牛、雞、鴨等養殖場所排放之廢水)。
河川污染的來源及收集系統(資料來源:行政院環境保護署-水質保護網)
在執行河川污染量削減前,需先蒐集並調查河川相關的環境資料,並清查其污染來源及量化資料,針對不同的污染來源,分別研擬相應適用的策略,包括:污水下水道接管、現地處理、截流設施、事業稽查管制、污染源頭減量、污染總量管制及畜牧糞尿資源化等,各項設施及策略簡要介紹如下:(一)污水下水道接管將生活污水利用管線收集至污水處理廠處理的設施,這些設施叫做污水下水道。污水經過處理至符合環保標準後排放,可改善生活環境品質。(二)現地處理設施現地處理(On-site treatment)是在污水排放的附近將污水或排水就地處理,以免污水直接排入河川。常見種類包括人工濕地、礫間接觸、曝氣設施等。(三)截流設施為降低河川水質污染程度,達到水質淨化目的,可藉由設置截流設施,將各站所截流的生活污水收集送到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,處理乾淨後的水再排放到河川中,能立即有效地改善家戶污水所造成的河川污染情形。(四)事業稽查管制為使事業所排放之廢水符合政府所規定之放流水標準,環保機關會不定期前往事業進行採樣或查核之動作,並對非法排放的廠商開罰,確認事業的廢水處理設施有按照規定正常操作。(五)污染源頭減量政府會持續的輔導事業應用整合,且預防的環境策略於製程、產品及服務中,例如:加強廠內減廢回收、廢水及廢液妥善分流處理等,以增加生態效益和減少對人類及環境的危害。(六)污染總量管制針對事業密集之特定水體,可依水污染防治法第七條及第九條,增訂或加嚴轄內之放流水標準,研擬廢(污)水排放之總量管制方式,內容包括如劃定總量管制區、變更許可申請條件、調整定檢申報機制等。(六)畜牧糞尿資源化畜牧廢水除了透過三段式處理設施進行處理外,目前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也學習先進國家作法,推動畜牧糞尿須回歸到農田再利用或脫水、乾燥後焚化作為能源,即可減少畜牧污染排入河川,降低河川污染程度,使河川環境回復清淨,提升民眾生活環境品質。此外,主管機關會依照河川污染現況計算應該削減之污染總量,並評估各項措施所能削減之污染總量,以規劃各項措施執行規模及期程。整治策略擬定完成後會利用水質模式進行模擬,確認措施完成後水質改善程度,並在執行的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滾動式檢討,定期討論整治措施執行成效,才可有效的削減河川污染總量。 (資料來源:行政院環境保護署-水質保護網)
- < 第四章 > 水環境巡守隊
水環境巡守是邀請民眾參與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具體作為,落實河川巡守政策。
民國89年7月13日高雄旗山溪廢液非法傾到污染事件,產生刺鼻惡臭味,也使附近雜草及魚蝦大量死亡,且因污染擴及水源區,影響整個大高雄地區自來水供應不足,連續停水5天,為維護民眾飲用水安全,當時高高屏三縣市召開首長會報,共同研議成立「高高屏三縣市河川自衛隊」,進行水環境巡守工作,加強高屏溪流域沿岸調查,成為臺灣最早的水環境巡守隊。河川自衛隊的成立,喚醒民眾參與公共事務的熱情與氣氛。水環境巡守隊如雨後春筍般,於南部各縣市紛紛成立。有鑑於民眾對水環境保護的重視度逐步提升。為宣示改善河川污染狀況的決心,提升參與民眾的信心,環保署於91年宣布為「河川污染整治年」,透過各項計畫辦理全面性的河川整治及污染防治工程,並建立起民眾通報污染標準流程:當民眾發現水環境污染或疑似廢水排放之情形,即可立即透過各地環保局專線進行通報;由環保單位主動與民眾聯繫,合作進行蒐證舉發及督導改善工作,對於遏止流域污染或廢液偷排情事,有顯著的成效。
整體水環境(包括河川、溪、水庫、河岸、湖泊、海洋等)皆需仰賴全民力量共同守護,自此環保署開始結合各地民眾、社區、學校、民間團體參與水環境保護工作,推動各縣市皆成立水環境巡守隊。
南部的成功經驗,使政府及民間開始了解公民參與是水環境污染防治不可忽略的一環,各地方開始成立水環境巡守隊,各具人文特色的水環境巡守隊開始遍地開花。環保署於93、95、91年分別於北、中、南3區設立水環境保育中心,作為水環境巡守隊與政府部門溝通平臺,提供污染舉發及巡檢工作技術支援,也結合各地環保局開始辦理水環境巡守隊教育訓練,加強巡守隊員巡守的技巧及污染通報流程。此外,也輔導各巡守隊建立「巡檢路線」及「照顧區」,由環保單位劃定流域中重要的水源水質區、遊憩區或污染熱區,再由巡守隊員進行定期的巡檢及淨溪淨川活動,藉此維護水質健康。
水環境巡守隊淨灘活動(資料來源:湖內庒頭.社區情臉書)
水環境巡守隊於臺灣各流域分布圖(資料來源:行政院環境保護署-水質保護網)
自94年起陸續於全國各縣市舉辦「水環境守護」系列活動,透過守護水環境活動,使民眾重新體驗河川的美好環境,活動以培育水環境保育種子為目標,帶領民眾實地體驗水環境風情,介紹河川流域的歴史與傳承,探索流域監測站的河系地圖,介紹守護水環境的方式,並實地拜訪親水廊道,親身體現水環境文化,觀察河系的污染來源。另外,分享水環境巡守的經驗與技巧,交換檢舉不法排放廢污水或廢棄物的心得,聯繫巡守隊員的感情。
為突顯各巡守隊在地特色,以吸引民眾參與水環境巡守工作,環保署也透過普查及平時訪談之過程,蒐集各巡守區域的人文歷史及自然景觀之資料,以一巡守隊一特色為主題,協助製作屬於各巡守隊的故事,透過水環境保育網,將巡守的故事以部落格日誌書寫的形式發表,讓全國民眾共同認識巡守隊。另外,在組織制度上,提供隊員完善訓練及福利補助,環保署也積極辦理巡守隊員「義工轉志工」作業,以志願服務法為基礎,協同各縣市辦理10小時基本訓練及12小時特殊訓練。
在多管齊下的推動下,水環境巡守隊由地方組織逐漸發展至全民參與,至今全國已有384隊巡守隊,隊員人數高達10,006人,大家齊心共同為水環境守護盡一份心力。(資料來源:行政院環境保護署-水質保護網)
©2022 逢甲大學水利發展中心 製作